河北唐山3亿千瓦时电来自垃圾焚烧 生产余热还可用于城区供暖
中国环境报记者周迎久通讯员董建东王锦慧河北唐山报道 河北省鑫丰集团投资兴建的唐山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投入试生产一年来,共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36万吨,上网电量1.2亿千瓦时。 据介绍,项目地处..
海南三亚开建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 每天处理100吨餐厨废弃物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李拉三亚报道 餐厨废弃物处理试点项目——三亚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近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一期计划投资8800万元,日处理餐厨废弃物100吨,预计2014年6..
为不再考核工业经济总量叫好
◆陶克强 据报载,浙江省杭州市对千岛湖所在地淳安县不再考核工业经济总量等相关指标,而是把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为考核的核心内容。笔者以为,这是杭州市关于建设美丽中国、..
急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祁依虹 中国广核集团近日宣布将每年的8月7日确定为下属六大基地的“公众开放体验日”,开放模式从“参观—展览—科普—发布”走向“倾听—沟通—对..
加强行政调解 解决环境纠纷
◆徐辉 近年来,个体经济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跨越式发展不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耿海清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一轮对口援疆为兵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随后分别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安排等多个方面对新疆经..
中国能源低碳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环境报记者童克难高楠 □阅读提示 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2亿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已超出美国5亿吨标煤。我国人均能源消费约为2.6吨..
滇池未出现蓝藻严重富集
中国环境报记者蒋朝晖 长期以来,滇池蓝藻治理一直是云南省昆明市开展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当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探索,滇池蓝藻治理逐步走上了一条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蓝藻富集..
湖南湘江现大量死鱼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立平通讯员谭康美罗昭年报道 湘江湖南衡阳段、株洲段、湘潭段近日出现大量死鱼,漂在长达百公里的江面上,引起市民争相打捞。 “这么大面积的死鱼可能造成湘江生物链断裂,..
今冬新增4.4万户居民采暖煤改电 完工后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
本报讯(记者刘宇鑫)记者日前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了解到,北京2013年城市核心区非文保区居民电采暖“煤改电”工程已全面启动。按照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整体部署,今年北京东、西城区预计将有4.4万户平..
本市俩月新增绿色建筑150万米2
本报讯(记者耿诺)从6月1日起,所有获得规划许可证的建筑物,都要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的标准。这也使近三个月以来,本市新增了15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市规划委昨日发布了这一信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
北京楼市库存创新低 前7月四环内住宅均价大涨24%
每经记者尚希胡健发自北京 虽然供应较多,但持续的成交升温使得北京楼市库存再次接近年内最低点60674套。 “7月我们共成交了5套,销售额近4亿元。”昨日(8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旧衣回收产业需政府支持——专访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
中国环境报实习生石慧 针对人们旧衣无处可去的困惑,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旧衣回收产业的相关情况和发展方向,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 记者:您如何看到旧衣回收这个产业? ..
瑞士人几乎所有旧衣都被利用
瑞士再生资源的回收起步早,运作十分成功,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旧衣回收上,瑞士也值得学习。 1978年,瑞士6家人道主义救助机构联合成立了Texaid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回收和利用瑞士人的旧..
过度消费扩大自然赤字
石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了追求和实现自身欲望的资本和能力。想方便出行,就有了汽车、飞机、火车;要避暑防寒,夏天有了空调,冬天有了暖气……在这样一个“人造”的..
如何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
李学辉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近些年来,各级环保部门依据国家法规和标准,开展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
2600万吨旧衣何处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补丁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衣服正在“进阶”为快消品。消费带来的废弃物已成为城市生态足迹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快速淘汰的旧衣服自然就成了一种新的消费垃圾。如何处理废旧..
政府环境责任如何化虚为实?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晓星 在环境危机、权利诉求、利益冲突、体制掣肘等多重压力下,《环保法》修改的核心追求应是,形成影响乃至决定环境走向的制度性框架。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肇事者难辞其咎。..
巢湖未现蓝藻暴发
中国环境报记者潘骞通讯员周家林周凌云 巢湖的蓝藻哪里去了?已经步入8月下旬,今年巢湖蓝藻没有大规模暴发,很多人认为是今年的高温帮了大忙,是高温把蓝藻“烧死”了。果真如此吗?记者进行了..
河北建设智慧环保破解困局
中国环境报记者周迎久 监测设备坏了偷着乐,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青睐易损坏环保设备,怎样杜绝这种现象?河北省环保厅通过“智慧环保”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