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通过“菜篮子”建议案 立法强制开发商配建菜店房
本报讯(记者刘可)老旧社区原有配套菜店转租给高盈利行业,新建社区菜店网点短缺,导致目前许多小区居民“买菜..
全市重点整治十大治安问题
本报讯(记者侯莎莎)今年,北京警方将重点整治无照游商、盗窃自行车等十大治安和城市秩序问题。昨天下午,全市召开治安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副市长刘敬民出..
李克强主持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全会强调 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优化水资源配置支撑可持续发展 ..
监测车下月起上路监测路面PM2.5,数据下半年纳入“干净指数” 今年城区..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首都环境建设暨市政管理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达到20%。今年,城区原生垃圾将实现零填埋,垃圾填埋量减少至少一半。 半数垃圾不再填埋 ..
气候变化应对法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俊北京报道 在国家发改委及环境保护部的协调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瑞士双边合作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建议稿)(以下简称为“建议稿&rdq..
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如何防范?泰安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山东省泰安市为确保市民饮水安全,把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同时,科学部署全市集中式地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保..
辽宁严控大气污染 八城市将公布PM2.5监测数据
中国环境报记者丁冬沈阳报道 辽宁将从根本上控制PM2.5超标和城市降尘量超标等大气污染现象的发生。中部城市群8个城市将开始对PM2.5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外发布数据。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辽宁省环保厅厅长办..
PM2.5监测布点仅仅是技术问题吗?
徐琦 广州市PM2.5监测结果千呼万唤始出来,却犹抱琵琶半遮面:选的10个点中,就有7个在学校,1个在公园,1个在偏远地区。即将在本月底提前公布数据的南京,其3个监测站点也都位于山水相连之地。大部分监测..
如何从源头保障水质安全?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加大环境管理和保护研究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晓星报道针对我国水源地水质安全存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建议,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开展工作保护饮用水安全。 管理层面上,第一,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
何时才能喝上放心水?安全保障面临水源地、水厂处理工艺和供水管网等多..
2012年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发生了10余起水污染事件,饮用水安全问题引起关注。对此,今年3月4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肇星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针对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开..
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建设方向 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是方向
中国环境报记者曹俊 来自财政部的消息称,中央财政近日下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资金17亿元,加上之前预拨的36亿元,2012年拨付资金已达53亿元。 据介绍,中央财政实施“..
乱丢烟头引发云南森林火灾 肇事嫌疑人被抓获
据新华社昆明3月20日电(记者吉哲鹏)记者从昆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获悉,经过一夜奋战,20日6时50分,昆明市安宁王家滩森林火灾火势基本得到控制。截至10时30分记者发稿时,2200多人的扑救队伍仍坚守火常 昆明市..
本市开展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
本报讯(记者王东亮)本市昨天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会议要求,部署本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副市长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各地相继发生多起重金..
老旧小区改造开签协议书
实习生张倩怡 “对喽,这协议上写得清清楚楚,咱搬家也搬得踏实啊!”拍着5页厚..
只为护一渠清水送北京
本报记者祁梦竹实习生高健 春寒料峭。站在密云水库66米高的白河主坝之上,临风俯瞰,冰面如..
最严厉措施治重金属污染 八成铅蓄电池企业遭取缔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周锐)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0日表示,2011年,各地深刻吸取血铅事件教训。全国81%的铅蓄电池企业都已被取缔关停。今年,官方将以最严厉措施继续整治重金属污染,重点关注涉铅、镉、..
为省百元司机10吨渣土倒四环 面临3年以上徒刑
京报网讯(记者高健通讯员胡志强白磊)从事渣土运输的王某,为了省100元填埋费,在晚间趁无人之时,把一车渣土倾倒在四环路上,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昨天,海淀检察院以破坏交通设施罪对王某提起公诉,他将面临3..
本市动态摸底PM2.5污染源 严控工地扬尘餐饮油烟
昨天,本市部署整治违法排污环保专项行动。针对市民关心的PM2.5治理,本市将再出“重拳”,重点控制道路和工地扬尘,严管餐饮企业油烟污染、印刷尾气排放。同时将动态摸底PM2.5污染源,对市民反映强烈..
页岩气开发对水资源影响可杜绝
尽管页岩气在改变能源结构中被寄予厚望,但其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水力压裂法却存在环保隐患,这种开采方法被指为地下水污染的元凶,并引起一定的争议。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张玉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